自唐宋以来
,由于全国经济
、政治重心的南移
,江浙地区出现人稠地狭的局面。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永嘉学派
,其根本是“经世致用”
,不做空洞的玄学讨论
,敢于从实际出发
,不受空谈理论的束缚
。永嘉学派的思想自成一体
、颇具特色
,在封建社会里具有很强的叛逆成份
,然而却有着很强的务实主义精神
,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
。以事功观为核心的永嘉学派推动了永嘉医派的发展和鼎盛
,它们与以创新
、“敢为天下先”为核心的温州人精神有着紧密关系
。
永嘉医派及古代名医代表
陈无择
南宋淳熙至淳祐(1174~1244)年间
,温州地区形成了以陈无择为首
,以陈氏弟子王硕
、孙志宁
、施发
、卢祖常
、王暐等为骨干
,以《三因方》为理论基石,以《易简方》为学术中心的地方医学流派——“永嘉医派”
,与河间
、易水学派
,一南一北
,兴旺一时
,共同开创了宋金元时期医学学派争鸣
、学术繁荣的局面
,因而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
。
陈无择是永嘉医派的开创者
,奠定了医派的学术基础
。与陈氏亦师亦友的卢祖常也是医派的重要成员
,曾评价陈曰“先生轻财重人
,笃志师古
。穷理尽性
,立论著方
,其持脉也……”充分显示了陈无择是一位精研岐黄的大方家
。陈氏之后的医学界
,也非常重视永嘉医派
,并评述陈氏的《三因方》“每类有论有方
,……非他家俚鄙冗杂之比”
,可谓技压群芳
。
以因辨病
,因脉识病
,辨证施治
在永嘉医派的诸位医家中
,有两位十分重视察脉辨证
,一是陈无择
,另是施发
。陈氏强调学医必识“脉
、病
、证
、治以及所因”
,因脉以识病
,因病以辨证
,随证以施治
。
陈无择的《三因方》成书于淳熙甲年(1174年)
,继承了《金匮要略》的三因说
,并做了进一步的发扬
,认为“医事之要
,无出三因”
,而辨识病因的主要依据是脉象
。由此
,他建立起以病因
、脉象为纲领的方剂学分类体系
,将疾病按病源分为外因(六淫)
、内因(七情)及不内外因三大类
,每类有论有方
,对后世有着深刻影响
。
此外陈氏认为
,察脉必以人迎气口分
,内外所因是“学诊之要道”
。又认为二十四脉可以约为浮
、沉
、迟
、数
,总括纲纪
。陈氏这种辨证重脉的思想
,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
,并影响了永嘉医派其他的医家
,受此影响最著者当首推施发
。
施发著有《察病指南》
、《本草辨异》和《续易简方论》
。其中
,《察病指南》是一部脉学专书,取多种脉学书籍“参考互观
,求其言之明白易晓
,余尝用之而验者
,分门纂类
,衷一集
。”值得一提的是
,施发书中并作“诸脉图影”
,开始把脉的波状描绘于纸上
,这是世界上最早描绘的脉搏形象图
。
收徒授业
,永嘉医派之先河
据查
,陈无择当时在温州广泛的医事活动和精湛的医疗技术
,为他赢得甚高的声望
。陈氏之所以成为永嘉医派的创始人
,在于他临证施治
、行医济世的同时
,还著书立说
,收徒授业
。可以说
,永嘉医派诸多医家大都出自陈氏门下
,或私塾其学
。
卢祖常与陈无择长期切磋医学
,他不无感慨地说
:“乡之从先生游者七十余子
,类不升堂入室
,惟抄先生所著《三因》一论
,便谓学足
,无病不治而去
。”由此可想象陈无择开展医学教育之盛况
。
当时的永嘉医派已代表了医学的最高水平
。而后
,明朝永嘉项昕《脾胃后论》及《医原》
、乐清翁应祥《内经直指》
、平阳杜德基《医药启蒙》等
,皆对后世颇有影响
。晚清以来
,永嘉徐定超曾任京师医学堂总教习
,编有《伤寒论讲义》
、《灵枢素问讲义》
;平阳徐润之创办温州医学堂
,著有《松龄医铎》
、《松龄丛书》
。近代有王咏谷
、胡鑫
、池仲霖、金慎之
、白仲英
、南宗景
、潘澄濂等名医一脉相承
。
历经近千年的沉淀与积累
,如今的温州中医药历久弥新
,若于浩瀚的中医药历史长河中只取永嘉医派一瓢
,细细品味
,亦回甘无穷
。